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今年4月以来,比亚迪在山东省的核心经销商——山东乾城控股有限公司及其4S店爆发运营危机。旗下位于济南、潍坊、泰安、德州等地的至少二十余家"乾"字头4S店陆续出现人去楼空、暂停营业的情况。
受影响的门店包括济南乾信、乾盛、乾宇、乾益,潍坊乾正、乾汇、乾通,泰安乾恒,德州乾顺等。其中,济南乾盛店曾号称“大中华区NO.1旗舰店”,位于匡山附近,如今这家店内空空如也,仅两名工作人员留守。
此次风波直接影响上千名消费者,他们预付的"三年联保"保险费、保养套餐、车辆贴膜、底盘护板乃至承诺的终身保养和喷漆服务均无法兑现,引发了广泛的维权行动和对比亚迪品牌监管责任的质疑。
车主预付款落空:“三年联保”及多项服务成泡影
5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比亚迪济南乾盛店,店外的招牌仍未撤下,店内没有开灯,新车交付区和大部分区域都空空如也,“续保团购会”的广告牌仍未撤下,店内摆放着比亚迪招募令的广告。
在售后服务区,两名工作人员坐在工位前,他们还穿着山东乾城控股有限公司的工服。工作人员介绍,该店换了老板,暂时不销售比亚迪汽车。
记者梳理发现,“三年联保”是消费者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多位车主表示,购车时销售人员极力推荐此项服务,通常要求一次性预付三年保费,金额多在10000元至15000元之间。例如,有车主为驱逐舰05车型支付了12500元购买三年保险套餐。4S店承诺,在后续两年续保时,车主先行垫付保费,4S店再将款项返还。
自2025年4 月以来,大量车主在垫付第二年或第三年保费后,迟迟等不到乾城旗下4S店的返款。一位2024年5月4日在济南乾城4S店购买比亚迪秦PLUSDM-i的消费者,在垫付2025年保费后至今未收到退款,发现门店已无人管理。还有部分车主表示,购车时承诺的车辆贴膜、底盘护板等赠品也未兑现。
一名在济南匡山乾信比亚迪购车的车主反映,其2024年6月购车时承诺的终身保养及三年联保,在2025年5月续保时发现公司已倒闭。此类情况并非个案,据不完全统计,仅济南、潍坊地区受影响的车主或已超千人,他们自发组织维权群,寻求集体解决之道。
消费者在遇到问题后,多次拨打比亚迪官方客服电话,但普遍反映“始终无人接听”或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方案。
部分车主收到的市场监管部门反馈不尽如人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在回复一位潍坊乾正车主的投诉时明确表示:“您的购车店潍坊乾正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目前已与比亚迪取消合作关系,建议您与购车店沟通。对您提出的诉求明确表示无法满足无法调解...…建议您可核实销售发票或购车合同载明的销售者名称进行投诉...…通过民事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局决定不予立案。”这一回复将责任完全推向已实际“失联”的经销商,令车主维权陷入僵局。
从年销30亿到资金链断裂:乾城集团20多家店铺人去楼空
根据公开资料,乾城集团的“爆雷”并非毫无征兆。该集团自2014年创立,一度是比亚迪在山东区域的核心战略伙伴,业务覆盖济南、潍坊、泰安、德州,旗下拥有超过20家比亚迪4S店及展厅,曾宣称年营业额达30亿元,员工超1200人。
乾城集团董事长魏绪明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他2009年8月首次接触比亚迪品牌,2014年4月创立第一家门店,仅凭一句“买比亚迪到乾城 提车只要5分钟”的口号,当年就成为比亚迪汽车全国单店销售冠军。
自2020年5月起,乾城集团开始走出济南,以"抢市场、占份额"为理念迅速扩张。
乾城集团始终坚持"只做比亚迪品牌,但不只是做比亚迪汽车"的经营方向。魏绪明曾在2023年提到,“名下公司的业务没有不是比亚迪的”,涵盖叉车、光伏、储能等多个产业领域。
这种专注策略一度收获丰厚回报。乾城集团下辖四大产业群:乘用车零售、对公销售、高新技术、互联网共享经济。其中,比亚迪叉车业务2022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5亿元。该集团还自主开发了共享叉车平台,试图在新能源物流设备领域开拓新蓝海。
2024年4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到济南视察乾城集团,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对其核心经销商地位的最高认可,有乾城集团前员工至今仍把自己和王传福的集体合影放在其社交媒体首页。但高光之下危机已然潜伏。
有自称前员工的网友爆料,早在2024年,乾城集团就已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部分员工被拖欠数月乃至半年,社保断缴时有发生,甚至有员工进行内部融资、垫付公司款项的行为。一份流传于网络、落款日期为2024年4月17日的《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关于处理三保服务事宜的解决方案》告知函,间接证实了其困境。
天眼查显示,山东乾城控股有限公司大股东魏绪明的420万元人民币股权已于2025年5月13日被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冻结。其旗下济南乾益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济南乾盛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也分别于2025年4月、5月因数千元的执行标的成为被执行人。
责任在谁?比亚迪与乾城集团说法相左
围绕乾城集团资金链断裂事件,品牌方与经销商对于危机成因的表述出现明显分歧,成为这起涉及上千车主利益纠纷的关键争议点。
据财联社,5月28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针对乾城集团“资金链断裂”传闻作出回应,明确否认了经销商政策调整对此次危机的影响。比亚迪方面表示:“过去几年,我们对经销商的政策连续且稳定。”
比亚迪将危机归因于经销商自身的经营策略问题,称“该经销商集团由于盲目极速扩张并加杠杆运营,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这一表述将责任完全指向乾城集团的内部管理和发展策略,与经销商方面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
与比亚迪的表态截然不同,乾城集团在4月17日发布的《关于处理三保服务事宜的解决方案》中,明确将危机主因指向了比亚迪的政策调整。
乾城方面表示:“近两年由于比亚迪经销商政策调整,对我司的现金流管理带来巨大压力。”这一表述直接将资金困难与品牌方的政策变化挂钩,与比亚迪“政策连续且稳定”的说法冲突。
除政策因素外,乾城集团还提及了外部环境的恶化:“山东地区多个汽车经销商行业暴雷,当地银行融资政策保守,造成我司融资更加困难。”这一表述暗示行业性风险和融资环境收紧加剧了危机。
“1月份主机厂到乾城集团查账,啥也没查出来。”一名自称乾城集团前员工的人士透露,资金链断裂是因为主机厂和乾城集团出现了纠纷。对于乾城集团的现金流问题,众说纷纭,但均未得到证实。28日下午,记者多次致电乾城集团,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两方表述在时间维度上也存在细微差异。比亚迪提及“去年底以来”开始处理问题门店,而乾城集团的内部文件显示其在4月17日才正式承认危机并提出解决方案,承诺“争取在2025年5月底前解决完上述问题”。
5月底的承诺期限已到,上千名车主的“三年联保”等预付费用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乾城集团旗下多家门店已人去楼空。
5月28日,比亚迪还透露了后续处理措施:去年底以来,该经销商集团的部分4S店已被当地其他经销商收购,公司正在进行纾困支持,协助处理客户及员工相关问题。
在一个近500人的济南比亚迪维权群内,记者初步统计,多数消费者不认同比亚迪的说法,认为并没有给出实质性解决方案。
此次事件中,比亚迪作为品牌授权方,其对经销商网络的监管责任成为舆论焦点。部分在乾城集团4S店购车的车主认为,其购车决策很大程度上基于对比亚迪品牌的信任,如今授权经销商“失联”,比亚迪不应以“已取消合作”为由推卸责任。他们认为,比亚迪在日常运营中,未能对经销商的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风险预警。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
2025-05-30 05:40:55